海渔抗“疫”人:不同的年龄,同样的担当
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,市海洋与渔业局全体干部职工逆行而上,用奋战阻击疫情。有些人老骥伏枥、彰显担当,有些人年富力强、冲锋在前,有些人尽忠职守助力“无疫小区”创建,有些人义无反顾挺进“封控区”,他们有不同年龄、在不同岗位,他们都是海渔抗“疫”人。
“60后”硬核,迎难而上不缺席
陈剑岚 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:
我作为一名年近退休的老同志,在这个特殊时期,依然想为抗疫工作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。在接到支队的抗疫通知后,我第一时间报名,义无反顾地下沉一线高风险区域。因为走得匆忙,到了集中点后才发现,自己作为“三高”人员,竟然没有带上每天都需按时服用的药物。顾不上考虑身体问题,我就开始投入紧张的抗疫工作。第一天是在武夷绿洲为红码人员做核酸检测,武夷绿洲是旧小区,没有电梯,需徒步上下楼。由于第一天工作组没衔接好,其它几组做到中午12点左右都脱了防护去吃饭,当我这个组准备结束工作时,听社区同志说还有第三期几栋楼的红码人员未检测,我们顾不上午饭,继续为余下的红码人员做检测,一直做到下午4点多才结束。后来根据指挥工作安排,转至亚峰小区,开展核酸检测样品的接收、清点、核对、分类、登记、封箱等工作。虽然比爬楼入户轻松,但因为我是负责最后一道工序,需等所有检测人员做完退场后才能封箱移送,因此通常是最后一个回到酒店。参与抗疫工作以来,因为分配的含糖餐食无法食用、用餐时间不规律、又无药物可以服用等各种原因,我的身体经常感到不适。面对家人的担忧,我对他们说,人这一辈子,关键时候就那么几回,既然组织需要我,无论年纪多大都要上,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!
“70后”担当,不喊苦累践初心
蔡兴荣 市海洋与渔业局行政审批与法规处:
接到下沉社区加强疫情防控通知后,我立即披上“红马夹”全身心投入到“无疫小区”防控查验工作。“您好!请出示您的健康码。”“谢谢您的配合!”“请抓紧时间去做核酸!”这是我每天必须重复无数遍的温馨提醒。测体温、查健康码、看核酸证明等一系列规范动作做到有理、有力、有节。通过这一句句暖心的提示和一串串规范的举动,获得了小区业主们的理解和支持,也保证了社区防“疫”措施得到落实,社区疫情得到有效控制,社区居民的安全得以保障。
杨铭 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:
福州疫情突发,社区抗疫前线吃紧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,我义不容辞,第一时间响应组织号召,下沉社区助力一线抗疫。我们支援的是台江区上海街道西洋社区的三个卡口,负责24小时查验、登记往来人员的健康码、核酸证明,以及督促居民积极核酸等。由于负责的卡口人流量巨大、人员复杂且多为无物业老旧小区,而我们的人员配置少,仅能实现每班一个人次,连上厕所也经常分身乏术。身为这个团队(第三临时党支部的书记)的负责人,我深感责任在肩,一刻也不敢放松。有幸的是,我有一帮友爱、坚强、有担当的“战友”。在各种困难和艰辛面前,我收获更多的是感动。
“杨铭主任,夜班男同志不够,我胆子大我也能上。”热心的黄晓南不但夜班都敢抢着上,下了岗位还马不停蹄地给“前线”送夜宵,让寒风中的“战友”温暖不是一点点。王伟、江小斌、刘年锋顾全大局,默默克服了家中和个人的困难坚守在一线。张诚和黄永强为了让上一班的同事多休息、早回家则是主动加担,总是提前到岗换班,不言苦累。听说我们人手不足,刚结束援疆任务的游小艇更是千里驰援,顾不上休整就主动请缨上一线。还有两位女同志携家属主动加入我们的抗疫行列。有这样的团队坚守一线,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击退疫情,赢得胜利。
范建平 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:
疫情发生以来,我始终站在一线,坚决服从组织安排。第一时间主动下沉晋安区鼓山镇政府,执行流调信息摸排任务,短短数日摸排信息五百多条,有效助力当地精准防控;11月3日接到转岗任务,次日凌晨马上赴晋安区雁塔社区福寿新村报到,担任社区卡口“守门人”,为居民筑起防疫的第一道防线。开展“清零行动”当日,我从凌晨六点持续工作至晚八点,配合社区工作者对这个30多年的老小区逐一入户摸排登记;深夜又接到指令,第二天要接替病倒的同事到人员、车辆流量大,商家店铺多的服务卡口。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,我不怕苦不怕累,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助力战胜疫情。
“80后”扛旗,责无旁贷勇向前
叶礼灿 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:
自下沉鼓山镇宏山社区参加一线防疫工作以来,我最长时一天要工作近16个小时,凌晨五点半到位,晚上八九点钟才回家,因为我深知与时间赛跑就是与病毒赛跑。社区每日采样6000多人次;帮助宏山社区录入800多条居住人员信息;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开展扫楼清户行动,共计入户200多户;开展流调工作,核查流调信息500多条。这一串串的数字是我“超长待机”的工作成果,也是一位平凡抗疫者不平凡一天的体现。我想用实际行动,践行自己的责任和担当,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战胜疫情的力量和希望!疫情来袭,但温暖从不缺席!
阮怀山 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:
我于9月份出海,先后分别在海上执行了搜救行动、执法巡查、二十大安保等各项任务。10月24日回福州后在35106船上因疫情防控隔离十天,刚隔离满十天后,11月3日凌晨4时,我接到抗疫集结号令。天没亮,迅速到台江集合,还未来得及休息,奔赴抗疫战场。穿上防护服,感觉自己像个超级英雄,头戴帽子、手戴手套、口罩护目镜。进入中高风险小区后,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安排下,与专业采样员一对一进入指定的楼层或楼栋开展工作,一家一户敲门,与专业医护人员密切分工合作,一人一人地扫码核对身份,采集信息,做到单人单管。在采集红码过程中有的小区比较老旧没有电梯,我穿着防护服一层一层往上爬时,汗水是一滴滴往下滴,一层一喘气。然后一家一户敲门,坚持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个。从9月份到现在,我已经两个月没有回家了,想到无法带患严重风湿病、“三高”的父母去就医,无法照顾年幼的儿子,时常感到愧疚。但同时,我一想到在这个特殊时期,我能为单位、为社会、为国家作出一点贡献,我感到自豪!
江小斌 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:
新冠疫情突袭榕城,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,作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,我克服困难第一时间响应福州市委“万名干部下基层”行动号召,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下沉台江区上海街道西洋社区通宵值守“无疫”小区。通过查看健康码、人员登记、维护秩序,为居民答疑解惑等,我坚守在疫情防控最前沿,以“志愿红”守护“健康绿”,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,以实际行动诠释劳动模范的责任与担当,共同筑牢社区“战疫防线”,为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贡献力量。
郭睿 市海洋与渔业技术中心:
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,我第一时间响应“万名干部下基层”号令,服从安排下沉新港街道雁塔社区成为疫情防控守护队的一员。我和搭档是象园公寓、酒厂宿舍等4个无物业小区及周边棚户区的“守夜人”。疫情防控不松懈,时刻守牢社区“安全门”。凌晨的榕城,夜色如墨,要克服夜温低、蚊虫多等困难,我和搭档互相鼓励,深夜到黎明,这是我们连续守夜的第九天。查验健康码、核酸报告和测量体温等,我们干着平凡的事,确保异常情况“早发现、早报告”。与社区、居民互相配合,共同抗疫,感受到大家的和善亲切,这是这个城市的温度。每当家中小棉袄关切地问候“昼伏夜出的熊猫爸爸”时,我总是微笑摇头内心却坚定“我们总需要尽自己的力量去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,不负韶华”。?黑暗终将过去,黎明即将到来,笃行不怠,我们终将取得这场战“疫”的胜利!